理论学习

让教师伴随“磨课”成长

时间:2024-03-05 点击:

什么是磨课?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为目标,由学校组织的集体性的推敲教学设计、提升教学行为的校本教研活动。理想中磨课的主要特点:

磨课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。磨课使参与者和任教者经历了一个深层次的专业对话过程,他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、教学手段的运用、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,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,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教育素养的提升。

磨课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创新活动。磨课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真、善、美的教育境界的过程,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“新课标”所倡导的教师同伴互助、共同研究、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理念。

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生成的过程。磨课者之间应当关系平等、心理相融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助;磨课的引领者要力求成为“平等中的首席”,要善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任教者和其他参与者,让他们进行最大程度的交流与对话,使所有参与者与磨课共同成长的理念得到落实;磨课应当充分尊重任教者的劳动,把任教者的个人智慧和其他参与者的集体智慧有机整合在一起。

磨课需要专业引领,引领者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决定着磨课活动效益的高低,影响着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质量和速度;磨课必须充分调动任教者的积极性,注重激发所有参与者积极介入、主动发展的热情;磨课是一个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,专业引领者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和策略,营造和谐的社会心理动力场。

几点感悟:

一是磨课活动离不开机制促进。人都是有惰性的,广大教师要求专业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存在的也是潜在的,学校必须通过任务驱动、评估考核、典型示范等各种办法来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磨课活动。过分下放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导权,只能让磨课活动低效化。

二是磨课活动离不开专业引领。放弃了专业引领或专业引领者的水平低下,都会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同伴互助成为一种低水平的徘徊。

三是磨课活动离不开机制创新。机制是磨课活动高效运作的基础,必须把磨课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和程序,同时要结合活动现场的实际,及时、灵活处置各种即时的矛盾和问题,使磨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“练功场”。



通 讯 员:周  苹

编审人员:刘思洲

责任处室:教学评价中心